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大运河园林秀色如许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7-05 08:43:33    浏览:

[返回]

  星空体育大运河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建筑,它产生于大运河带来的密集水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既有北方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盛名远播的杭州西湖园林,还有兼具北方之雄南方之秀的扬州园林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具有独特风格的运河园林都价值非凡,被世人所追捧,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运河园林文化的传承利用既可以体现在现代的造园艺术上,也可以借鉴利用到今天的城市建设上,更可以运用到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修复上。

  大运河沿线的古城地形,一般都是西北高东南低,运河水由西北角注入古城,通过城市水网流经全城,再由东南角流出,为整个古城提供鲜活的生活、生产用水。

  扬州古城无论是唐宋时代运河穿城而过,还是明清时代运河绕城而行,大运河都是城市的主要水源和运输通道。历史上扬州曾有“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之说。清代谢溶生在给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作序时描述清代扬州面貌:“增假山而作陇,家家住青翠城闉;开止水以为渠,处处是烟波楼阁。”这一方面说明了扬州这座运河古城水系的发达,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扬州古代园林的兴盛。

  扬州园林久负盛名。最早,西汉时的藩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都在今天的扬州城位置建成宫室林苑。著名诗人鲍照在《芜城赋》中就描述过吴王刘濞时宫室林苑的场景。扬州历史上有计划的造园活动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宋书徐湛之传》记载:南兖州刺史徐湛之于广陵蜀冈之“宫城东北角池侧”“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盛,花药成行”。如今瘦西湖小金山的“月观”“吹台”等景点即是仿此遗意构筑而成。

  据记载:清代,扬州曾先后建有八大名园,其中七园移到连缀历代城壕而成的瘦西湖两岸兴建,形成湖上园林。现存扬州园林主要由湖上园林瘦西湖及城区的盐商私家园林何园、个园、汪氏小苑、小盘谷、二分明月楼等组成。

  扬州园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扬州园林两千多年的历史走向,大体上与扬州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脉络相一致。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在扬州何园生活五年,他说,扬州园林地处江淮,北有大气磅礴的皇家园林可借,南有苏州、杭州的江南私家园林可鉴,再加上大运河、长江在此交汇,阴柔阳刚结合,从而使得扬州园林具有北雄南秀相互融合的特点:既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瑰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小品的情调,自成一种风格。

  扬州园林北雄南秀的营造特点极为突出,陈从周先生在《扬州园林》中说:“扬州园林是北方官式建筑与江南民间建筑两者之间的一种介体。”吴晓敏、范尔蒴在《扬州园林初探》一文中总结的扬州园林的四个方面特点与陈从周先生的观点异曲同工:一是深受皇家园林影响,颇具北方气象。典型的如瘦西湖五亭桥和莲性寺白塔。二是兼具公共性与世俗化。瘦西湖是由隋唐至明清各代城壕连接而成的带状水景,与大运河水系相通星空体育官方网站。两岸盐商园林聚集,或依水而建,或引水入园,构成半开放式园林空间。三是出色的叠石技法与立体化空间营造技巧。《扬州画舫录》说道:“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扬派叠石讲究“中空外奇”,空透奇异,在明清时享有盛名。四是“旱园水作”与“铺地拟水”的隐喻手法。“旱园水作”本指缺乏天然水的北方园林旱地凿池,点缀山石,以摹写自然的理水做法。扬州园林也采用这种理水做法,如寄啸山庄在入园处凿一汪曲水,驳岸参差蜿蜒至读书楼。铺地拟水并不挖池引水,而是巧妙利用基地地势平缓的特点,以平地模拟水意。

  一是师法自然。在造园的总体布局、形象组合上都合乎自然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山与水以及假山中的各种景象要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中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融于自然。运河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等种种关系,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起来。

  三是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运河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

  四是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修剪技巧上取法自然。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大运河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游览者移步换景,审美享受更为深长。

  大运河园林集中表现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其中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皇家园林颐和园,后来苏州园林也整体列入,2011年杭州西湖以文化景观列入,2014年扬州园林中的瘦西湖、个园也以大运河遗产列入。大运河园林既有独特的风格,又有相互的联系,扬州星空体育官方网站、苏州的园林是江南园林的代表,造园艺术上,吸收文学、国画、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技巧手法,通过理水、叠山、绿化、建筑、陈设等形成建筑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创造诗情画意的城市咫尺山林意境。

  杭州西湖则是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展现了东方景观设计自南宋以来讲求“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而北方的颐和园又是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

  对大运河园林文化的传承利用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传承可以体现在现代的造园艺术上,既运用到大型园林的建造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对私家园林的建设方面。而对大运河园林艺术的利用既可以借鉴利用到今天的城市建设上,也可以运用到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修复上,更可以利用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运河文化旅游项目的打造上。

  据统计,近5年,扬州人每年新建10多处私家园林,扬州老城区已有100座私家园林,在扬州郊县也有近100座。这些私家园林就是传承发扬运河园林文化的代表,在美化城市的同时,改善居住环境、陶冶情操。

  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修复也需引入大运河园林文化中师法自然、融于自然的理念。利用运河园林文化,构建高质量运河生态廊道,在核心区内建设一批环城绿带、全居绿地、滨河绿地。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塑造整体和谐、富有个性的城市绿地空间。重塑滨河景观视线,以大运河现有水道为骨架,打造滨河沿线绿道,建设观光休憩、科普教育、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增设大运河主题景观小品和文化设施,构建生态休闲景观长廊,提升大运河沿线生态环境品质。

  此外,还可将大运河园林文化与运河文脉相结合,凸显其历史与文化特色,建设历史园林、文化园林、艺术园林。可按编年史,根据不同朝代、不同区域文化,利用不同的河段岸线遍植林木、花卉,构建运河千年园林大观。也可选择适宜地点,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运河园林风格,进行不同流派的运河园林再造,以“缩地不缩景”的方式,打造大运河园林大观园,形成大型的、绿色的、连续的公共空间系统。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中的文旅融合工程,要对优质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一体化保护利用,打造一批大运河文旅示范区,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旅企业,组建大运河文旅联盟,开展整体品牌塑造。通过文旅融合,使运河园林的旅游更有观赏价值,将运河沿线各有特色的“非遗”,加以整理研究,融汇到运河旅游项目中,成为新的运河旅游资源。在传播弘扬运河文化的同时,促进运河旅游的产业延伸和运河经济的发展。

搜索